Unity of Knowing and Acting——知行合一

  • 第三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
  • 活动组别:本科英语组
  • 所属省份:北京市
  • 所属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 学校类别:本科
  • 所属课程:文学文化类010104
  •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
  • 第一作者:刘立
  • 作者职称:副教授
  • 作者学历:博士
  • 团队成员:李盛、郝晶晶、李凤
  • 所属话题:None - None
  • 评比结果:二等奖

  “知行合一”课程介绍   刘立 李盛 郝晶晶 李凤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课程属于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类(010104)课程,部分取自于我校《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程》中“传统哲学思想”一章。本课程意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本课程围绕“知行合一”这一中国经典哲学命题展开,分别介绍了这一命题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这一命题在当代的适用性。   1. 命题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   “知行合一”最早出现于《尚书》,而后经过孔孟的阐释,逐渐发展成为儒家经典命题之一。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曾阐发论证“先行后知”抑或“先知后行”。宋明两代见证了围绕这一命题最激烈也最有成果的辩论。其间,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如程颐、朱熹、王阳明等。王阳明集众家之长,萃精去粕,率先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一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了之后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们。当然,王的理论首先基于儒家反省躬行的理念,为成圣成贤而修心养性。因此,王的“知”主要指“良知”,先天先觉的良知;而“行”主要指道德修养活动。   清末民初,魏源、严复、孙中山等从资产阶级改良、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出发,扩展了王对“知”与“行”的阐释。“知”不仅包括“良知”,还包括通过后天感悟、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行”不仅包括道德修养活动,还包括个人实践行为、革命行动等等。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知”与“行”的关系,知来自于行,是行之上的提炼和升华,因此反过来又会指导行。知行之间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永恒的循环。   习近平指出,知是前提,是基础,行是重点,是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2. 命题在当代的适用性   “知行合一”可以适用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公德、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等。课件中分别举例说明。总之,在公共生活中,践行“知行合一”就是要着力于建设社会道德底线;在个人生活中,就是要坚持正直诚信;在职业生活中,就是要培养职业道德。只有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知行合一”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继承传统、发扬光大的使命,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课程内容中以史实梳理为主,因此在课件设计中采取了线性的设计方式。课件中使用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元素,使用PPT录屏、录音,CamtasiaStudio后期加工制作。   

[展开全部]

辅助扩展资料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docx 微练习和答案.docx 2017-06-06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与微课视频合理搭配,包括但不限于PPT课件、多媒体素材(音视频、动画、图片、文本、表单等)、微练习及答案、微反馈等。微练习及答案为必备材料。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doc 教学设计方案.doc 2017-06-06

评价交流 [共有 6 条评论] 请礼貌用语,实名交流。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8614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22层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