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一、核心内容与育人目标:本微课聚焦《论语》经典语句的跨文化解读,选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则语录,通过英文阐释与现代场景融合,搭建古代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桥梁。1. 知识传授:解析《论语》核心概念的准确英译及文化内涵,夯实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基础;2.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解决学习反思、社会责任、人际交往等现实问题,提升跨文化交际与问题解决能力;3. 价值塑造:通过“古为今用”的教学设计,强化文化自信,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与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创新架构 1.“三位一体”融合设计。内容融合:将《论语》经典与“内卷时代的学习效率”、“青年社会责任”、“社交媒体时代的同理心”等现代议题结合,打破传统文化教学的时空隔阂,体现“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语言与文化并重:以英语为载体,在阐释中国智慧的过程中,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精准翻译“弘毅”“和而不同”等文化负载词)与思想传递的深刻性,实现语言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双向提升;互动与实践导向:通过“智慧在行动”情景挑战(如用《论语》语录劝解考试失利的朋友、回应社交媒体焦虑),将哲学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强化“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2. 技术赋能与碎片化学习适配:视频时长严格控制在8分钟以内,采用“问题导入—分模块解读—情景实践—总结升华”的结构化设计,符合碎片化学习规律;配套微练习(如英文情景写作)与在线平台提交功能结合,便于学生即时应用与反馈,提升学习效率。 三、教学亮点与应用价值。1.跨文化传播示范:通过“以英语解经典,以经典照现实”的模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教学范本,助力学生在国际交流中自信传递中国声音;2.思政元素自然融入:避免生硬说教,通过儒家思想中“学习观”、“责任观”、“处世观”的现代解读,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3.普适性与可迁移性:教学内容既适配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需求,其“经典文本+现实问题”的分析框架亦可迁移至其他传统文化主题微课,具有推广价值。 四、总结。本微课以《论语》为切入点,以英语为媒介,以解决现代问题为导向,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金课”。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层层递进,不仅助力学生掌握用英语阐释中国智慧的语言技能,更引导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者与创新传播者,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语通心”的外语教学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