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微课 打造智慧课堂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暨微课设计与应用研讨会” 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0 10:30:28

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探索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11月1日至3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暨微课设计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行。




外语微课大赛于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率先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广大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参赛作品涵盖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多个语种,参赛院校层次覆盖了本科、高职和中职。2019年大赛,共有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715所各类院校的2,0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共收到作品1,714件,比去年增加近400件。通过初赛的院校选拔,来自655所院校的教师成功进入全国复赛。组委会认真组织专家评审,全程采用网络方式公开、透明地呈现作品和评审情况,并在湖南进行了复赛环节的现场比赛。经过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本科英语组、高职高专英语组共计191件作品进入现场决赛环节。




11月1日至2日,在全国决赛现场,参赛教师通过现场微课作品展示和说课两个环节,将自己清晰明确的教学理念和富有创意的微课设计向专家评审进行直观呈现,并运用丰富、智能、个性的数字化教学手段表明,在“互联网+高等教育”背景下,外语学科的语言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在深度融合,智慧课堂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



(参赛教师在做现场展示)


 11月3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暨微课设计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恩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陈晓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评审专家、获奖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恩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陈晓光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邀请了著名学者、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做了题为“外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的主旨报告。报告生动详细地阐述了外语微课的内涵特征和基本属性,从课程设计制作、微课的系列化、微课应用、微课评价体系和标准等方面与参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选手采用多种形式制作微课,涉及题材广泛,涌现了许多视频制作水平一流、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扎实的青年骨干外语教师。在优秀作品展示环节,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田径老师和来自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吕舒婷老师分别代表本科英语组和高职高专英语组进行作品展示,从选题、构思和制作上解析了优秀作品应该具备的特征。




随后,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大学赵雯教授和高职高专英语组评审组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刘明东教授分别对参赛教师赛中的表现做出了中肯的点评和精彩的总结。专家们分析了作品选题和内容,充分肯定了比赛选手们的数字技术运用技巧和创新性的授课理念,并希望选手们继续优化课程,丰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更多优秀的微课带入智慧课堂。







在颁奖典礼环节,大赛各奖项逐一揭晓。主办方代表与评委会专家共同为全国决赛的获奖选手颁奖。经过为期两天激烈的现场角逐,评审委员会评选出本科英语组一等奖6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37名;高职高专英语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3名。中职英语组和日俄德法等非英语组采用网络评审方式共评选出中职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日俄德法等非英语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外语微课大赛作为全国外语类赛事中一项具有引领性的重要比赛,推动了数字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外语微课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收集作品8,631件,极大地促进了外语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教学模式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外语微课大赛这个展示广大外语教师风采和思想碰撞的舞台,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更加绽放异彩。我们将继续与您携手同行,共建共享,不断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注:部分照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此致谢!)


联系方式

胡岚:010-58556519

hulan@hep.com.cn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22层 邮编:100029